找到相关内容19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谈佛教教育的未来

    做官的念头,一心一意地从事教育,因此佛陀的成就也比孔子要高得多。佛陀说法四十五年,培养了无数的弟子,常随佛陀而且学有专长的弟子至少有一千二百五十人。在《增壹阿》第三卷中,佛陀详细讲述了学有专长的最...24.458c22—24。   [33]弟子品第四,T.2.557a17—558c19。   [34]《增壹阿》比丘尼品第五,T.2.558c21—559c07。   [35]《增壹阿》清信士品第...

    净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5344089.html
  • 印顺大师著:中观今论(1)

    ;观四谛品”说:“世尊知是法,甚深微妙相,非钝根所及, 是故不欲说”。这如‘增壹阿’卷十说:“我今甚深之法,难晓难了,难可...观今论’为题,随讲随刊;听众能听懂的,仅有续明与星森二人。我本想写(或讲)一‘性空思想史’,上编为阿之空,阿毗昙之空;中编为性空大乘之空,中观论之空;下编为真常者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844155.html
  • 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--以弥勒上、下为主的研究

    ”。(按,“  弥勒”的意思是慈悲。)由这段“本事”,也可以看  出弥勒与“转轮圣王”之间纠结一起的情形。  2.《增壹阿(卷44).十不善品》,第三,东  晋.瞿昙僧伽提婆译,收录在《大正藏》卷2,页787  ~789。  本虽然和其他各经共同列在当中,其实  也可以单独集成,而成为一部独立的《弥勒下生经》  。而且,由于《阿》被认为是最早集成的佛经,  因此,相信本经乃所有其他《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2744450.html
  • 佛性义浅论

    隐通大乘的趋向(虽然它是一部古论,即非常早期的一部论书。)  “种性人”出自《增壹阿》卷40(大正2. 767上),此是大众部末派的诵本,又有大乘思想。  “性地”出自《摩诃般若波罗蜜》卷17(...兴盛以后,以菩萨未来要继位作佛,不断佛种而称为“佛子”。但若推到更早期的经典,阿罗汉也被称为佛子或圣者之子。[18]《杂阿》中,佛赞阿罗汉为其子。[19]佛子表示有佛之圣性,堪承继佛觉世度生的大业者...

    释学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145074.html
  • 佛在人间----印顺导师之“人间佛教”的分析(1)

    佛教界是不相吻合的。在国难教难严重时刻,读到 了《增壹阿》所说:“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 上成佛也”。回想到普陀山阅《藏》时,读到《阿 ...释迦牟尼佛,不是天神,不是鬼怪,也从不假冒 神子或神的使者。他老实的说:“诸佛世尊,皆出人 间,非由天而得也”(《增壹阿》)。这不但是释 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4145411.html
  • 正性离生”概论

    大正22.784上-785下)。《增壹阿》卷11(大正2.597中-599下)。《佛本行经》卷3(大正3.665上-666中)。  [9] 《过去现在因果》卷1(大正3.620下)。  [10]...  正性离生”概论  释成慧  大   纲  一、 前 言  二、 语义及相关问题论述  (一)从《阿》到阿毗达磨论书的“正性离生”义  (二)《婆沙》、《俱舍》、《顺正》之“正性离生”义  (...

    释成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1945646.html
  • 众经目录五卷

     右五论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发菩提心论二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。小乘单本  一百二部四百一十七卷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 后魏世留支译 增壹阿五十一卷 前秦建元年昙摩难提译 中阿六十卷 晋世僧迦提婆译 杂阿五十卷 宋世求那跋陀罗译 长阿二十二卷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贤愚十六卷(或十七卷) 后魏沙门惠觉共沙门威德在高昌译 杂宝藏十卷 后魏延兴年吉迦夜共昙曜译 普曜经八卷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545768.html
  • 从佛教人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

    》,《增壹阿 》中很多,佛陀都是在这里讲的。(佛光,《杂阿 三》,页1240~1304为主)。《增壹阿》大部份都是 “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”。这位长者终其一生 ,无论生病、死亡,都受佛陀的关怀。(见《中阿卷》 6 ,28,《大正藏》卷 1,页 458中;《杂阿》卷22 ...

    李志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645771.html
  • 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思想中“回溯原典”之意涵及其实践进路

    国佛教,能脱落神化,回到现实的人间。” ( 注 10) 换言之,即是要脱落鬼化、神(天)化的中国佛教,而回到佛法本义,现实人间的佛法。这种“人间佛教”思想的说依据,印顺以为即是《增壹阿》里头...佛教能脱落神化,回到现实人间,因为“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上成佛也”(《增壹阿》);而欧阳竟无或吕澄等人采取去芜存菁的辨伪存真方式,希能还原佛法原貌,发挥佛法之大用。这一透过考证,回溯原典的进路可...

    周志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346638.html
  • 佛教与儒家的对诤式对话发微

    弘益众生……是故比丘,常念修行此大慈悲”(《增壹阿》卷31,《大正藏》卷2:717中)。但这种慈悲,是一种高难度的“无差等的爱”:“如来如是:为诸众生,令得安稳,不惜身命,拔诸系缚,令得解脱。如是...成佛者。所谓“如来之性,实无生灭;为化众生,故示生灭”(《大般涅槃》卷9,《大正藏》卷12:416上)、“观世音菩萨,不可思议威神之力。已于过去无量劫中,已作佛竟,号正法名如来。大悲愿力,为欲发起一切...

    周庆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546645.html